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精准施策 多措并举 信息工程学院扎实有序推进线上教学

发布日期:2022-05-3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和我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线上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全面动员、提前布局、精准施策、稳妥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线上教学开课十三周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各项教学任务顺利推进,为学院下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线上教学基本情况

1.课程开设情况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除学校公共课外,信息工程学院开设81门专业课,其中34门理论课,46门实验实训课,1门综合实训课,开课率为100%

2.平台运用情况

各门课程自主采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钉钉、微信群等一种或几种平台组合开展在线教学。此外,还使用了PTA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自建虚拟机实验实训平台、合作企业提供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20多种服务于实验室实训教学的线上平台。

3.教师授课情况

老师们积极探索,根据学科特点、课程要求,平台已有优质资源等情况自主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方式主要基于引用已上线优质课程资源占51.3%,基于线上直播的课程占40.2%,基于在线自建课程占8.5%

二、线上教学组织工作

1.高度重视,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面对疫情对教学工作造成的冲击影响,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成立了信息工程学院线上教学工作领导组,从维护师生安全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教学实际,反复研讨,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教学工作有序顺利进行。制定了《信息工程学院2021-2022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工作预案》、《信息工程学院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线上教学使用相关课程平台及教学工具的有关说明》、《信息工程学院线上教学的建议及注意事项》等文件,就疫情期间工作做了统筹部署。

2.精准服务,保障线上教学正常开展

为切实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运行,学院多次组织五个专业教研室召开线上教学工作协调会,有序的开展了线上课程教学计划、网络教学平台的选用、教师网络教学平台技术的培训、教师与学生问题的收集与反馈、线上教学开展运行情况的督导等工作。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组织开展了教师线上教学培训12次,确保教师熟练掌握“在线学习”视频及直播、在线答疑等操作。建立在线教学技术指导交流群,为开课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三、线上巡课督导工作

1.教学质量监控

学院巡课人员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开展线上巡课督导,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每日19点之前,安排任课教师将当日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材料、作业、学生对授课情况的反馈(包括网络状况、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等)等及时反馈给所属教研室主任,由教学工作人员汇总。每周五19点之前,教学工作人员将一周的在线教学督查报表和质量周报汇总并上报学院教学负责人。

2.线上听课评课

线上授课期间,学院发布了“关于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听课评课工作的通知”。根据上述通知要求,学院领导、教指委成员、教研室主任、教师、辅导员,对线上教学开展随机听课及督查。根据教务系统课表与任课教师联系,课前15分钟加入任课教师使用的学习通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直播等线上教学班级平台,对于听课过程中形成的评价或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教师对后续线上教学进行改进与完善。

四、重点工作

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内容和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生动实践变成课堂教学的丰富内容,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2.加强经验交流

组织学院教师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学情分析、在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与反馈、直播工具的选用等不同角度,分享线上教学的经验和感悟。以经验交流活动为契机,相互观摩,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推动教学理念革新,提高混合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3.推广优秀典型案例

根据教务部安排,组织教师认真编制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连续三批向学校推荐报送了8个典型案例,其中关志艳老师的《智能硬件产品设计》案例被学校推荐至教育厅进行全省交流。同时,组织全体教师通过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已经发布的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不断提升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

五、认真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获得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的关键环节,牵扯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保证质量,精确指导”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稳步开展202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截至目前,线上答辩工作全部顺利完成,共开设线上答辩会场14个,共计596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线上答辩,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1.精准施策、科学组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学校有关通知要求,科学、规范、有序开展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经过充分调研,先后制定了《信息工程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信息工程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线上答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安排、答辩分组、评分标准等信息。

2.精细指导,一生一策

学院积极推行个性化支持与指导,为每名学生制定“一生一策”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全面排查,综合研判。指导教师利用微信、QQ、钉钉或邮件等网络工具精细指导,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实验方案、设计思路等多元支持,为学生制定进度要求、任务要求等,及时帮助学生调整选题方向和撰写思路。针对特殊学生制定专项帮扶政策,做到精准施策。

3. 积极创新,精心安排

因受疫情影响,学院改变了传统的线下答辩方式,202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采取线上答辩方式进行。通过前期的周密准备,514-17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线上答辩工作顺利开展,14个答辩小组使用腾讯会议平台,组织596名毕业生开展了线上答辩会。答辩组织管理规范有序,答辩现场气氛严肃、认真,秩序井然。

回眸本学期在线教学工作,信息工程学院抓住机遇,转危为机,利用在线教学全面开启的契机,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此次在线教学实践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抓手,加强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让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广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发挥示范作用。下一步,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能力范式教学改革,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充实整合优秀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探究如何把在线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范式。



信息工程学院

2022530